重读《我与地坛》

这篇文章,放在心里很久了.正如这本书放在那里,很久了.终于又一次翻开了那本书,也终于写下这篇文章

一本书放在那里,有种感觉,迟早要翻开的,仿佛命运中注定的,有些东西从前没有理解,命运将重新带我回来领悟那些东西

第一次读到史铁生的文字,恐怕还是和大多数人那样,在高中的语文书上看到那篇《我与地坛》的节选,虽是节选,也很长,但是依然没有原文长.那只是选修,在中学语文老师不断的抱怨声中,成了我们的闲暇时刻排遣题海的休闲读物.在那本书那么多的文章中,我的印象最深的,竟而是这篇被大家忽略的《我与地坛》,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肯定是最真诚的之一

我以为《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写的最好的文字,而后来也了解到,这的确是写得最好的,当时洛阳纸贵.那年我3岁,正在牙牙学语中,现在,他的书还是挺受欢迎…

十七年后,少年长成了青年,再来翻看这些文字,如此的清晰透彻,一如清洌的泉水,与他同在静默的地坛里面,同样的静默,在夕阳的余晖中,逐渐的融入了地坛的安静中,淹没在时间的尘埃…

我承认,我嫉妒史铁生,嫉妒他没有双腿,我以为,没有失去那双腿,也就没有了现在的史铁生,它在史铁生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给史铁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他不得不步入一个新的人生旅途

有时候,人就是有太多的东西,有太多的资本,欲望太多,可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什么都想做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我,就是其中一个…有的人被关在生活的铁笼里,有的人,则是太过贪心,试图获取最大的土地,而结果,往往是背道而驰,不是力竭而亡,就是无法回到原点.但快乐的死在途中,也还是好过绝望于牢笼…

牢笼不同于监狱,思想,在监狱是不受限制的…可是人,往往自己把自己关在这些笼子里面了…

在失落的时候,史铁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出生”试图找出没有双腿的痛苦.终而,想明白了”因为上帝交给的一个事实”,”而上帝在给予这个事实的时候,同时也保证了结果,死是必然降临的节目.无需着急…”

在看似光明的未来前,我止步”我来大学干什么,我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竟而,才明白”生不是自己选择的,可是死,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是那种喜欢寻根究底的人,同时也就注定了我的悲剧,活着的时候是一种痛苦的挣扎,离开的时候却带着幸福的微笑…

史铁生的文字,是那么的恬静,没有那份喧嚣,就像静默的地坛: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以为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其实,道,佛,基督教,无非,就是给人解答,活着的意义.其中,我独喜欢道教的自然…

我想,人不如死了好,不如不出生好,不如压根儿没有这个世界好,可你并没有去死,我又想到了那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可是不必着急的事并不证明是一件必要拖延的事呀!你总是决定活下来,这说明什么?事的,我还是想活着,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事这么一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可我不怕死,有时候我真的不怕死,有时候,说对了,不怕死和想去死事两回事

有了这一段话,我觉得,我曾经想写的一系列东西,可以缓一缓了,我可以写一些更加具体的东西,其它的东西,史铁生已经将我想的一部分很清楚的写了出来,而且写的比我更好

我以为,有时候,死是绝望…重读这一段,我发现史铁生已经在地坛冥思出了我所需要的答案.只不过,我在哲学中,寻找到了另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解释.活着,是要自己创造意义,生命是属于自己的,自己想怎么办应该是自己的事…如萨特而言,自由是痛苦的,但是我们在痛苦中快乐着

有时候,达到目标,寻找到了某样东西,并不是一件好事,意味着你丧失了一个努力的方向,活着是很无聊的,你总得找点事做,当人无欲无求的时候,好像,活着,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依恋了…所以我也不怕死,我有时也想死,但是我总还有欲望,人都忍不住要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

我想史铁生是羡慕我的,我有双腿,我在弱冠之年自己寻找到了一个答案…我还有青春,我还有一个未来,然而这个答案带给我的是什么,我还不知道,因为我有的太多了

其实,不只是我的问题,我们都想左右别人,身在这个社会,便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求,人的期望值太大,于是活着太累了,人们也迷失了自己.于是我们都没有了乐趣… 自然造我们的时候,是没有期望我们怎样的,她创造了我们,便将我们抛弃,他相信我们是她的子女,会有自己的前程,她无法左右,也不想左右…

生存于这个世界上,我们便要去面对这个世界…

沉闷的夏日

并非没有时间来写blog,期中只有一门考试.也并非没有东西可以写,我已经酝酿了好几篇

只是没有心情

转系申请书都搞定了,好像放下了一个重担,只是放下了一个重担而已.另一种沉重却不可避免的产生

无可的阻挡的压了下来

让我喘不过气

我很想大喊,大声的喊,喊破苍穹,喊穿宇宙,然后力颓而亡…

豆瓣的八零年代组上面曾讨论人的死法,最后得到的最佳结论:男人累死,女人爽死…精尽而亡的例子,曾看过两个,一个是关于艾滋的公益广告,还有一个,就是《金瓶梅》里面的西门庆.

说来我想起一部日本电影失乐园,祥一郎深深的看着凛子说:”让我们再爱一次吧.”凛子点头说:”让我们爱到最深,爱到永远.”那是一种很美的死法:)社会容不下他们,所以,何必留念…

我很想杀人,路边的人悠然自得的漫步前行,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可是我没有权利去剥夺他人的生命,我像对自己一样尊重其它的人

我用力的踩着车,树,一棵一棵,疾飞而过…很期望前面突然出现一辆高速行驶的车

啪嗒

车骨架只能送进熔炉重炼,我还有清醒的意识,用手指蘸着依然温度的红色,在尚还高温的地上,用颤抖的手指,写下”我很幸福”.安静的合上眼睛,脑海里面重新浮现零碎的记忆.直到,所有的感觉消失,一如曾经看过的机器人的视角,画面滴的…缩成中间一根线,然后汇聚成中间一点,所有的一切,重归黑暗,迷失…

我很好奇,最后我究竟会想到些什么呢,兴许那时,是最真的想法

电脑,打开,魔兽,前几天重又装上…不能玩FPS类的DOOM,CS,好歹能够玩玩魔兽,发泄发泄,我以为人天生是有暴力倾向的,而游戏能够有效的发泄一点.自从进入文明社会后,人的本性,开始受到压抑,一如DOOM中享受快感,我们还是无法逃脱达尔文的物竞天择.

也许…恐龙…为何…怀疑…灭亡

p.s.

胸口长了一个毒疮,红红的,碰一下都很疼

印象中这不是第一次,用针,破了,挤出很多的脓,还有说不出的东西,恶心?都是自己身上出来的东西,其实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

最后鲜红的血,然后松了一口气…

摄人心魂的VITAS

没想到看完《宾虚》后,老师给我们放起了Vitas的我妈妈的歌的DVD,开始还莫名其妙,当我听到《星星》中那熟悉的旋律时,我恍若回到了夜晚,回到了那个单独的房间,独自挪笔…

那熟悉的高音,嗯,我是个音乐白痴,呃,就是那极具特色的尖叫,那是种摄人心魂的魔音!他的高音让人失去灵魂,沉浸与他的歌声中,是一种如此愉快的享受,他的声音是如此的优美,让人爱不释手.此时方明白什么叫做”此去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这真是天籁之音啊!

真正认真的坐下来细细聆听,才明白他的歌声是如此的动人.哪怕不细细品位,他的歌声也会打动你的心弦,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虽然我们听不懂俄语
他的眼睛,有种吸引少女的魔力,带着有些媚人心魂的笑容,他在台上为你吟唱天籁之音…

来自俄罗斯的Vitas以传说中横跨5个八度、接近超声的音域以及绝美的姿态和隐藏在他背后神话般的故事颠倒众生。
但在Vitas流传最广的几段故事里,有的竟几乎都是神秘的问号和惊叹号。
  他是在克里姆林宫举办个唱的最年轻的歌手。
  他很神秘,因为他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他的真名几乎没人知道,也没有人知道能在哪里找到他。
  他住在地下室,在黄昏的时候才像蜘蛛一样从棺材里爬出来开始创作。
  他有一副酷似阉伶歌手的唱腔,浑然天成,高音部分雌雄难辨。
  他的眼神,如同鬼魅一般,瞬间就让你如中了咒语般失去抵抗能力。
  他特别喜欢鱼,所以有人猜测Vitas能飙那么高的音会不会因为他是有鳃的。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个服装设计师。

据说他在克里姆林宫演出时,他那极具震憾力的声音让一颗硕大的水晶星星掉了下来…

p.s.最痛苦的是想玩游戏的时候电脑上没有游戏…即欲望不能得到满足…

有关OI

Matrix67的Blog,今天他生日,如果不是看他blog的话…我忘记了,我也不知道我记得有什么用,只是印象中有个古老的寓言教我如此.

链接到OIBH,我已经很久没去看看了,告别OI已经很多年了,感觉,正如我感到自己老了许多.岁月催人老,但是我还年青,他们都这么说的,虽然我也觉得没有错.

主题列表,最显眼的莫过于恭喜yy,cqf,ym,ghy,忽然想起,CTSC也过去了,成绩我都不知道怎样.点开帖子,一片祝贺之声.杨弋,陈启峰,杨沐,郭华阳,四位大牛将代表中国参加IOI2007.对于YY,CQF的进入并不意外,只是很遗憾的没有看见我的老朋友杨哲.回头一看,是月影(王栋)大牛发的帖子,王栋大牛是IOI2006的金牌得主…钦羡

又看到了我在OIBH的签名档:

浪花淘尽千古英雄,来来往往花开花谢,昨日红颜随岁月失去,曾经轻狂年少壮志沦落
我们曾来过,曾努力过,拥有那段美丽的青春岁月,便足以让我们骄傲…

充满了一些无奈的伤感,也许用尼采的思想来看,是一种懦弱.

不知道从时候开始,我变得消极了,也许是我开始寂寞的时候,有的事如果要想清楚,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溯本归原是一件漫长而需细心的事…

我带着一股自负,一种失落,一种期望,一种悲哀…告别了OI,也告别了我的快乐时光.我是一个要强的人,一个不服输的人,终而还是输了,输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没有输,也没有赢.人生便是如此的一场没有输赢的赌博,或者说人生如梦.只有经历,每个人自己的故事.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的开头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其实人也是一样的,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在19岁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人生的意义,19岁之后发现原来现在思考也是痛苦的,因为我虽然有一颗心,却无法双线程工作,这便是我的悲哀,我是DOS,不是Windows,而他们是UNIX,注定的命运吗?我不知道

OI只是一段路,ACM也只是一段路,像初中,高中…还有许多,我也说不清的,我试图弄清楚的

我只是在寻找自己,一如《死神》中一护找到自己的斩月,劈开这个黑暗腐朽的世界.这是一个浮华的社会

一如海子所写:

到南方去,到南方去,你的血液里没有情人和春天…

在20岁这年,我面对,人生的困惑,面临,新的人生,还有,新的选择…

梧桐叶依旧青翠,我,为了活着,而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