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人大,代表

被代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不被代表反而有些感到不自然。可怜的韩国人前阵子就很不幸的被芮成钢代表了,芮代表还很乐意将亚洲人民表达意愿的自由给拿过来,尽管没有任何一种程序表明他有这个权力。

在《沉浮与枯荣》中,江平讲出了一个事实“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大代表,并不是群众直接来选举的,一般都是由中央指定的。党员都是由组织部定的,非党员都是由统战部定的。中央的一些领导人和一些全国性的人物,如果中央要安排他们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话,都是有计划地分配到全国各省的代表团去选举。”其实大家都知道,代表和我们从来就没有任何关系,虽然号称是有选举权的,但从来就没有见得行使过。

江平的这本自传,虽然有400页之厚,但注定是一个残缺本。倘使想在其中看到一些什么东西,那未免要失望了,毕竟江平都说了,咱们国家出版法还没有诞生。在这个法无允许即可禁止的国家,想看一点什么东西,都是很难的。绝大部分篇幅谈论的莫过于中国的立法历程,虽然未免有些粗糙,不过翻翻也还有些意思,没有法学基础的人恐怕也无从领悟到个中一些精妙之处,但或多或少也能够增加一些了解。

除开法学的东西,也还有一些其他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这关于人大代表的事情。比较有意思的是“电子表决器”的一些趣闻。在电子计票器之前人大的投票都是用的举手表决或者鼓掌通过,但无论怎样,结果总是会一致通过。当“电子表决器”使用的时候,人们担心的居然是“会不会将人大代表的态度永久地存储在电脑之中,谁赞成、谁反对会永远记录在案”。举手或者鼓掌倒是从来不用计票,大家也乐得不负责,到了电子表决器的时代,终于开始考虑责任的问题。

当时的总设计师林达亮出来说“我可以负责地向全国11亿人民保证:谁也不能从这套系统里查出谁投的是什么票。”不过后来有次表决的时候,发现每次投票总有一个人投反对票,而且每次都只有一票反对。一查发现是廖承志的儿子廖晖每次都投反对票,就想知道这个表决器,是不是真的能反映他的意见。虽然说查起来也麻烦,不过毕竟还是可以查的,大家还是要夹紧尾巴做人啊。

电子表决器真正的作用,恐怕还是在三峡的投票上体现的,2633人,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还有25人未按。866票没有赞成,也算是难得的不合作吧。

江平的这本书,在主线之外还零零碎碎的讲了很多,从行里字间,也能读到时代和背后的人们是如何的思考和生活。看到现在,大致也算对这几十年来中国立法过程的一个了解,有些东西不太好,但毕竟还是让人们开始重视,认识到了存在,就如同人大的“电子表决器”,行政诉讼法,至少还是一种进步。

尽管进步是微小的,但不能忽略的是,始终在进步,只不过这个进步确实太慢了。

发布者:巫山霏云

巫山霏云,87年生巨蟹,文科生,IT男,喜读书,不求甚解,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