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总结

回学校已经一个星期,最后一个寒假就这样结束了。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这样开始了,但感觉依旧停留在寒假的状态,最大的不同便是在学校会睡得早一点,而早上则会早一点起来。

去年在回家之前曾写了些寒假要做到事情,有若干想看的书和想做的事情,虽然并不怎么抱希望,但毕竟寒假已经结束,和预期的对比了一下,暗地里觉得还算是勉强合格了

算下来看了十来本书,计划的看了的有博·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底层的珍珠》、雨果的《九三年》、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罗兰·巴特《恋人絮语》,加缪的《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马尔克斯的《两百年的孤独》和《番石榴飘香》、杨绛《干校六记》,野夫的《尘世挽歌》(在台湾以《江上的母亲》出版获得了台北2010国际书展大奖)。

计划要看但没有看的书也有那么几本,包括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紫阳同学的回忆录,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欧洲史》等读了一半没有读下去。至于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则完全就被我丢到一边去了。摄影的书也就看了一下佳能500D的使用手册。感觉这个寒假确实没有怎么读书,回头单独写一文来讲讲看过的书。

其实在家有大把大把的空余时间,只是在家实在没有做事的感觉。带回去写论文的书一直放在枕边,但人却一天到晚在网上帮表妹偷菜抢车位,于是荒废了大量的时间。这些时间本来是可以用来和同学聚会,回中学去拍照,可惜浪费了。最后只剩下一点时间匆匆完成自己的计划。小学离家倒是近,下午阳光好的时候经常出去散步路过,想想毕业离开居然有十年了,只能感叹白驹过隙。中学是因为同学聚会回去一次,一直太过懒散,放过了阳光大好的时日等到即将回校才约了个师妹一起回去看看,结果只剩下了阴天。

本来看电影并不是计划中的重头戏,不过看电影比看书简单,于是在家看了好些电影:有《城市之光》《摩登时代》《阿郎的故事》《影片未分级》《风声》《玛丽和马克思》《在云端》《九》《时时刻刻》《末路狂花》《人间兵器》《人间兵器2》《云之彼端,约定之所》《星之声》《歌剧魅影》《东方快车谋杀案》《时间旅行车的妻子》《特工008》《白银帝国》《成为简·奥斯丁》《宿醉》《攻壳机动队2:无罪》《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大侦探福尔摩斯》《罗拉快跑》,详细另文书写。不过可惜的是有些硬盘上的电影依旧没看,导致现在还是硬盘紧张

最遗憾的事情,我妈做的菜依旧味道可口,可惜就是像爱过的人,感觉不再。我家那个厨房让我每次进去都感到不舒服,最后决定还是放弃了学厨之旅,反正饿不死自己。琢磨了一下自己喜欢吃的几个菜的菜谱,打算以后到北京再自己尝试。

本来想在老家多陪爷爷他们几天,却没有想到身体会不舒服,只好稍作停留便回来了,只能用相机拍了一些照片记住这山这水这人了。想到今后难得回来一次,心里还是有些怅然。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乡里乡亲对我还是有着印象,只是如今是我已经全然不记得他们了。

那些废弃的农田和破旧的房子,总是让我想起那些逝去的人,有时候姥爷的身影还会浮现在井边。房后的那株柚子树居然死了,虽然它结的柚子一直都是很酸的,但是我一直都很喜欢,以前每次过年我都要吃的。后山上的杉树已经卖了,但过去的路已经被植物遮掩了。门前那棵桂花树依旧长得很浪漫,有想哪年桂花盛开的时候再回来在树下小憩,也许可以沉浸在四溢的桂香中,不知道会和史铁生的《合欢树》有怎样的感觉。

也许是最后一次大型的同学聚会了,由于各奔东西今年已经有些同学无法参加聚会,想到明年工作就不知道能不能参加聚会,心里有些不舍。私底下也有几次小聚,也见着一些久未谋面的朋友,只是还有一些不知道是否还有见面机会。但也许正如朋友说的,想联系的总会联系你的,不想联系的有也没用……只是我不想那么被动

记得的永是记得,不记得的,总会被遗忘……于是我不断遗忘

沉默

沉默,不是我想要的沉默

等待,我想只是在等待

 

好不容易码了几百个字,已是删删改改的成果,最后还是全删了

 

感到一些绝望,这个氛围是如此的毫无希望,好似鲁迅说的

我沉默以待

 

但这希望是不能放弃的,于是我只有努力的等待

寒假要做的事情

母亲终于熬不住,再次打电话过来询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转眼已经2月1日,在这最后的一个寒假,显得格外的珍惜。其实往年我都要到过小年的时候才回家,但今年却不知道为何已经如此着急,也许是我有一年没有回家了,自己都开始有些想念母亲做的菜。于是买了三号的上午的车票,下午就可以到家。

尽管回家,但还是有很多书要读的,不管是为了来期的毕业论文的开题答辩,还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今年寒假的任务比往年都紧迫,时间总是很难珍惜,等到失去了却又沉沦在追忆之中,忽视了现在。想在记忆中找寻珍珠,却在现实中和钻石错过,谁又能和命运相抗衡。

假期想读的书还是文学为主马尔克斯的《两百年的孤独》《番石榴飘香》,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雨果的《九三年》《少年维特的烦恼》,罗兰·巴特《恋人絮语》,加缪的《置身阳光与苦难之间》,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这些算是计划之中想能够读完的,但也不知道回家后会有怎样放荡的行程。不过还是期望能够有更多的阅读,但终讲究一个心态问题。古文化常识方面也有需要补充,另外考虑着怎么补一下英语,适当的做一些事情,最近的心态开始重新平和起来,似乎可以在上面认真花一些功夫。

计算机方面打算随兴趣随便看两本书,不过电脑里面大多是英文的,可能在flex和java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另外服务器端的东西也是需要进一步掌握。不过这不是目前的重点关注的东西,以后的时间还有很多,先好好把以后可能做不了的事情做了。

摄影的书会要选择看看,不过更多的是实践,打算回到小学、初中、高中好好走走,拜访一下往昔的蹉跎时光。那是不可说的美好,一直带着开放的态度去迎接,从未认真的品味自己的经历,也是时候去做一个总结和回顾了。希望手头的GX200能够将故园拾取,在我漂泊的时候还能够回忆起过去。

一直在强调的重头是向母亲学做菜,打算接下来这个月的厨房能够大多时间由我把握。以后独自在北京生活,能够做一手好菜来养活自己是必须的- -到时候召唤一群师兄们过来,总要能够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同学聚会是每年必须有的事情,估计今年也不例外,而且是最后一次大家可以齐聚一堂的机会。虽然班上绝大多数童鞋继续深造,但是像我这种人就只能选择工作了,以后的时间就会少了很多,不得不选择放浪形骸一把,和大家来个尽兴。

还想着多陪陪爷爷奶奶,年岁早已不饶人,他们的身板也不再硬朗,爷爷扛不起水桶提水了,奶奶做事会叹气,不仅仅是生活,时间将。我知道给我的时日早已不多,再不多陪陪他们,恐怕就会和姥爷等一样,抱憾终身。还有老家那片山水,始终令我魂牵梦绕。要用我手写下记忆,拍下印象,直到陪伴我漂泊天南海北

就这些吧,已经很多了~~~写到这才发现我错了,我应该早点回家的……让你们想念了

寧靜以致遠

在一些很少的時刻,我會獲得一種靈魂的安靜。就像最後一節課下課以後,走在東九樓下,我在不斷回憶我的大學生活,并對揣測著未知的未來,思索著自己的命運。忽然感覺到了一種舒坦,宛如這些問題都已得到了解答,不再成為困擾自己的因素。有一樣東西從心底升起,溫暖了全身,於是充滿了力量,於是腳步變得沉穩而有力,目光開始變得堅毅。

常常會因為過去的錯誤而悔恨,也常常會因為未來的不可預知而忐忑,於是生活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惶恐不安。也許是大悲寺的早鐘撞響,也許是妙祥僧團的苦修,或者是張靜廬先生平淡的文字,或者是長久以來持續的思考所積累。總之,在那一刻我擺脫了對生活的猶疑,恢復了對時間的平靜。就如前路上不在有任何阻礙,在那一刹那我忽然感到一陣靈魂的顫抖,是否基督徒被神聖之光照耀也是這種感受,我不得而知。

很長一段時間的積郁和思忖都豁然開朗,對未來的不再踟躕。其實知道事情該怎麼去做,有些錯誤知道必須去解決,有些分離是迫不得已,有些人必須要去面對,有一種生活將會要去經歷,只是不知道經歷了這些事情后,是否還能夠堅守自己的一些理想,才會感到彷徨與無措。人總會有軟弱的時候,即便知道應該怎麼去做也會感到害怕和猶疑,儘管有說不清楚的原因和由頭。

但害怕總歸無濟於事,想做什麽就去做吧,愛一個人就去愛吧,管它最後會怎樣,用心的去守護自己的每一個希望。聽從心的呼喚,思前顧後只是永遠一事無成。如果一切都還處在未定之中,那麼勇敢的前行,坦然的去面對結果,至少我們可以說曾經我們為了自己的理想奮鬥過。儘管可能遭遇了失敗,但至少證明爲了自己曾經努力過。在前路上即便會有許多難以預料的苦難,那又怎樣呢?用肩膀扛起所有的期望,努力朝夢想前行。

我希望在老了以後,至少還能對自己說,從來沒讓自己後悔過,我所期望的我都曾執著的追求過。即便失敗了,我也可以說曾經努力過。爲了超越這平凡的生活,爲了我的理想,我曾經付出過汗水,我珍重過生命的給的每一刻,還有身邊的每一個人。至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不會後悔和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