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人大,代表

被代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不被代表反而有些感到不自然。可怜的韩国人前阵子就很不幸的被芮成钢代表了,芮代表还很乐意将亚洲人民表达意愿的自由给拿过来,尽管没有任何一种程序表明他有这个权力。

在《沉浮与枯荣》中,江平讲出了一个事实“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大代表,并不是群众直接来选举的,一般都是由中央指定的。党员都是由组织部定的,非党员都是由统战部定的。中央的一些领导人和一些全国性的人物,如果中央要安排他们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话,都是有计划地分配到全国各省的代表团去选举。”其实大家都知道,代表和我们从来就没有任何关系,虽然号称是有选举权的,但从来就没有见得行使过。

江平的这本自传,虽然有400页之厚,但注定是一个残缺本。倘使想在其中看到一些什么东西,那未免要失望了,毕竟江平都说了,咱们国家出版法还没有诞生。在这个法无允许即可禁止的国家,想看一点什么东西,都是很难的。绝大部分篇幅谈论的莫过于中国的立法历程,虽然未免有些粗糙,不过翻翻也还有些意思,没有法学基础的人恐怕也无从领悟到个中一些精妙之处,但或多或少也能够增加一些了解。

除开法学的东西,也还有一些其他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这关于人大代表的事情。比较有意思的是“电子表决器”的一些趣闻。在电子计票器之前人大的投票都是用的举手表决或者鼓掌通过,但无论怎样,结果总是会一致通过。当“电子表决器”使用的时候,人们担心的居然是“会不会将人大代表的态度永久地存储在电脑之中,谁赞成、谁反对会永远记录在案”。举手或者鼓掌倒是从来不用计票,大家也乐得不负责,到了电子表决器的时代,终于开始考虑责任的问题。

当时的总设计师林达亮出来说“我可以负责地向全国11亿人民保证:谁也不能从这套系统里查出谁投的是什么票。”不过后来有次表决的时候,发现每次投票总有一个人投反对票,而且每次都只有一票反对。一查发现是廖承志的儿子廖晖每次都投反对票,就想知道这个表决器,是不是真的能反映他的意见。虽然说查起来也麻烦,不过毕竟还是可以查的,大家还是要夹紧尾巴做人啊。

电子表决器真正的作用,恐怕还是在三峡的投票上体现的,2633人,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还有25人未按。866票没有赞成,也算是难得的不合作吧。

江平的这本书,在主线之外还零零碎碎的讲了很多,从行里字间,也能读到时代和背后的人们是如何的思考和生活。看到现在,大致也算对这几十年来中国立法过程的一个了解,有些东西不太好,但毕竟还是让人们开始重视,认识到了存在,就如同人大的“电子表决器”,行政诉讼法,至少还是一种进步。

尽管进步是微小的,但不能忽略的是,始终在进步,只不过这个进步确实太慢了。

此生此夜不长好

那时就太晚了吧,这种念头不断的在脑海中盘旋,如木乃伊般将自己缠绕。这是可以在那一刹那将自己赶入地狱的恐惧,即便在温暖的床上,它带来的彻骨的寒意也无法驱赶。没有可是,是我自己决定等待,决定等到那个日子,尽管我不知道在这段时间会发生什么,最终的结果又会是怎样,但还是狠心让自己停下来,于是只能战战兢兢的数着日子。

梦醒的时候,意识还沉浸在那个美妙的世界中,时间不徐不疾的慢慢走来,又悄无声息的将一切带走。窗外的天气是如此之好,在武汉很难看到这样灿烂的阳光。然而却总是在四年那个地方,尽管有种种地方让人觉得不愉快,但总是让人思念那个地方,一切不算美好,然而总是让我在梦中流连。

那些过去的故事已经成了不可言说的记忆,昨天在阳光下的惬意和夜里的恣意癫狂,即便没有物是人非,也早已经不是那个感觉。“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尽管在过去的日子里曾经在很多地方做错了,但也还自己讨巧的说也曾经很认真的去做过,并将往昔深深的印刻在了脑海。不说曾经多么的美好,或者荣耀,至少且行且珍惜。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不能说生活就多么的美好,也不能下定论说就很糟糕,只是勉力自己努力加餐饭。希望彼此看来都越来越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看看书是我的一种努力,而能在读书之余对生活和工作,对我们的经历不断的认识,也是我的一点小小努力。

一路上的很多经历,未必就是痛苦,我始终相信那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不断的将自己磨砺。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获取的不是欢愉,而是通过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内心不断获取对于生活的领悟,重新认识到自身和这个世界。幸福的人是幸福的,但我又何尝没有得到一种独特的体验?相信生活,相信这个世界,不在于荒谬和痛苦,而在于我们内心的坚强。如果自己还能去喜欢一个人,那么至少证明我们还没有对生活麻烦,还有想法。

夜里看书太晚,本已觉得时间太晚该去睡觉,然而白天整理的《沉浮与枯荣》正在旁边,对于江平校长我还是很有敬意。“我所能做的是呐喊”,这是江平的心声,而我的意义在于,在沉痛的现实中,寻找最终和最后的灵魂归宿,重新构建自由之所在。

相信这一切,因为我还葆有自己一直以来最为珍惜的那种能力。

衣带日已缓

小逛豆瓣书店

星期五的中午有个同事号召去吃螺狮粉,发现居然是在文津酒店对面,距离蓝旗营也不远了,想着这些日子都没有什么太多心思买书,已经很是有些日子没有去了,吃完后便决定过去逛逛。

蓝旗营还是万圣为大,雨枫这种主打女性的地方我倒是从来不去,五道口有一家光合作用,虽然质量还可以,但也嫌弃其风格。豆瓣书店倒是趁着豆瓣的兴隆和网络而逐渐做起了一定的知名度的。

进门便发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挪过去,发现旁边居然是他的文集《我为什么要写作》,本来只想着过来看看的,结果瞧见这本书就感觉有些忍耐不住,又逛了两圈发现兰姆的《伊利亚随笔》,摩挲着纸张有些无法放下,上海译文的这个版本着实看着令人喜欢。

转过去,回头间不经意居然看到了之前忘记在那儿被人提到的《思痛录》。这本传言禁书(或者说是非足本)居然让我在这儿和它相遇,翻了一下这部韦君宜的自传性质小书,虽然只有薄薄的不到200页,却看到许多未曾听闻的往事,当下立马选了一本品相好的抱在怀里,唯恐被人抢去。

在旁边还有一些同系列的,挑了一本杜高的《又见昨日》,讲述了杜高在过去那些岁月里面的经历。也许最有名的是《杜高档案》的发现,让人们可以以翔实的历史资料来看待在当朝前30年发生的那些事情。

今天必然又要破费了,最后又挑了一本《中世纪大学》,本来还想看看《芝加哥大学的理念》,最后因为时间不早了,还要赶回去上班而作罢

行走在夜里

自从西二旗修站以来,习惯赶最后一班地铁的时间,不早那么一刻,也不晚那么一会,正好可经历入夜前的最后时分,目睹这座城市进入睡眠。五道口的路上小贩们仍在借着尚未熄灭的灯光坚持,而回龙观的黑车司机们依旧在寒风中吆喝着去上地西二旗,行色匆匆的人们带着疲倦的神情缩着身子晃过,往家中赶去。从宇宙中心到睡城,从一个空间转移到另外一个空间,把劳动力贩卖时刻切换回自己掌控的阅读时间。

很喜欢行走在夜里,空荡的路上没有车马,只有恣意的空气在周遭盘旋,冷峻的空气让人格外清醒。这是最为清醒时分,那些在白天不适合思考的问题,这会儿重又回到了自己的舞台,抓紧这难得的时间表演。这一切,也只是因为远离白天那嘈杂的车马喧嚣,让人想起那句久远的歌词“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我自己”,只是这早已经不是那首歌的年代。就如《十一度青春之老男人》中那长大的少年,早已经在重重生活重压下失去了曾经的锐利。

昨天夜里写完那东西后才发现,居然是这个博客的第四百篇日志。回顾了一下过往,已全然忘记了开始这个博客的具体日期,隐约还记得个中经历的几番折腾,而域名都换了好几次,最近才成的此番模样。最早的文章居然是转载的一些东西,第一篇日志居然是在05年6月写的一篇有关《十年》的感受,距今足足五年有余。从那段遥远文字中,隐约可以看到一些现在自己的影子。此后还有一些日志,记录了一些故事的心情,而那些故事也没有刻意去遗忘,只是如今大多已经被雪藏在记忆或者日记之中。等到再过五年,十年之后一切又会怎样,看一下这些年自己走过的路,我没有把握言说自己在五年后会有怎样一个模样。

写出来的东西,一般而言还是要给人看的,不过五年前的文字,和五个月前的心情,大概也只有自己才能够明白。对于写下文字的人来说,他人的反应便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昨晚写就的那些东西,模模糊糊的讲了一些工作的感受,于是本来就藏在背后的那些东西就更加不为人所知了,于是大家便拿文本说话,就猪肚表述了自己的关注。我乐得扯些题外话,只是一些熟悉的朋友,还是会看透文字后的那隐藏着的心情,给我支持和鼓励。以前读不懂李义山的诗,现在每回按下发布按钮,便嘲笑自己亦不过如此,那些藏在词语和句子背后的意义只有自己才能够看出来。

很久没有使用网页来写博客了,以前的编辑器太过简单,如今Wordpress的编辑器甚至可以套用博客主题的CSS来实现所写即所见,让自己觉得很舒心,于是开始喜欢在线写日志。以前在离线的博客程序里面写了半天的文字,或许因为一时不想写,就中途搁在那儿,等到想起的时候,已经不记得要写什么了。前些日子收拾了一下live writer,里面居然已经遗留了十余篇未完的文字,而最早的那一篇甚至是在两年前的一个夜晚所写,许多东西我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而那时的心情更是荡然无存。

很感谢关注我博客的朋友,在过去的日子里,这儿更多的是我自己情绪的宣泄地,伴随着我的思考,只有那些忠实的朋友才会关注这一片蛮荒之地。有时候在Google Analytics里,可以看到哪些朋友访问了我的博客,而搜索引擎过来的绝大多数居然是五年前我曾经写下的那些关于pascal和lazarus的介绍,当他们看到我的日志的时候,是不是会感到惶惑。但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我要努力的耕耘的自己的一份心情,其实无关其他,只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种尊重。

始终相信的一点是人与人之间的感受和思考是可以互通的,尽管在很多时候我把自己的思考和感情糅杂在一起,或许也只有我自己才能够明白在自己文字中参杂的各种词语所蕴含的意义。这一切就如同阅读一本小说,在我看《约翰·克里斯多夫》的那些夜晚,情绪激动,四肢颤抖,激情澎湃。罗兰的理念,通过激扬的文字,传达到了我的内心深处。即便那些描述克里斯多夫的激扬文字,通过傅雷的转译,也深深的将我打动。我相信,那就是文字的力量,能够将人类的经验加以分享和交流,传达我们的信仰和坚持,消灭孤独和恐惧。

行走在夜里,和属于自己的时间起舞。